Bo Zhang's Homepage
..The universe is unfolding as it should..

2008-10-17

迟来的GRB 080913

归档于: 天文空间科学, 知识理论 @ 10:05 pm

要说今年可是真有意思,有了史上最亮的伽玛暴GRB 080319B,而且在它引发的热潮尚未完全褪去之时,又出了个距离创记录的GRB 080913——红移高达6.7,对应时间则是宇宙大爆炸后的8亿年。整个9月,本人一直忙于其他事情,现在这次爆发过去了一个多月,相关的论文也陆续出笼,正好可以在此时总结一下。

先回顾下发现以及后续观测。雨燕的触发时间是世界时9月13日6:46:54,爆发位于波江座。根据Konus-WIND同期的观测数据,GRB 080913的流量也属正常爆发之列。在雨燕最初10秒的数据中,看到了双峰的结构。星载X射线望远镜是在触发后的99.5秒完成转向,并发现了逐渐变暗的新源,由此给出了柱密度值;紫外/光学望远镜则是在105秒后定位,不过在100秒的曝光时间内并未发现光学余辉。

雨燕的X射线望远镜(橙色光点)与紫外/光学望远镜观测的叠加图。(图片提供:NASA/Swift/Stefan Immler)

这次地面后续的主力是GROND,也就是伽玛暴光学/近红外探测器。这是一架装载在欧洲南方天文台La Silla观测站2.2米望远镜上的自动探测器,由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开发,2007年完成,可以同时获取7个波段的数据,其中包括4个可见光波段和3个红外波段。9月13日,雨燕卫星触发后3分钟,GROND对准了爆发所在的天区。

GROND外观。(图片提供:GROND)

余辉只在r’、i’和z’三个波段上可见,而且亮度较低,只有22—23等。这倒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雨燕卫星的紫外/光学望远镜并没有探测到它——该设备只对紫端敏感,对近红外无能为力。而余辉的可见性还有个重要的作用:对于遥远的伽玛暴来说,宿主星系几乎是无法看到的,因此传统的谱线测量红移基本不可行。但天体的辐射在到达地球的过程中,会被路程中的星际气体所吸收。天体越远,截断的波长也就越长。只要知道辐射的截断波长所在,就可以转换出对应红移了。

GROND在3个波段观测的GRB 080913余辉,从左到右依次为r’、i’和z’。(图片来源:Greiner et al. 2008)

GROND的数据为应用这一方法提供了线索。1个半小时后,8.2米的VLT接手了观测,将GRB 080913的红移确定为6.7,一举刷新了GRB 050904在3年前创下的记录。

在观测上,GRB 080913的T90只有8秒多,经过红移改正后不足2秒。这给其身份的界定出了麻烦。长暴短暴分界的2秒原本是用未经改正的时间来定义的(因康普顿时代的条件所限,无法测量爆发红移),不过经过红移改正后,持续长度短于2秒的长暴还是有不少的,区分依据是宿主星系以及某些统计关系等因素。对于GRB 080913,由于符合长暴满足的谱延迟—光度关系以及Amati关系,有人将其归为长暴。这样问题来了:大质量恒星是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爆发的呢?

而认为GRB 080913属于短暴也有证据:其在谱硬度—持续时间图上,属于介乎长短暴之间的类型;而根据其谱延迟数值和峰值能量,可以认为它不符合长暴的典型特征。当然,如果认为它是短暴的话,对前身星(倾向于黑洞+中子星)的演化也提出了比较严格的限制。

那么这GRB 080913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尚未有定论,等待……

No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Sorry,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

首页 | 天文 | 科学 | 摄影 | 模型 | CV | 版权声明 | 联系站长
京ICP备05002854号-2 Powered by WordPress Version 2.0.6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s

porno iz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