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 Zhang's Homepage
..The universe is unfolding as it should..

2014-5-28

来自M31的意外触发:伽玛暴抑或其他?

归档于: 天文空间科学, 知识理论 @ 10:09 pm

5月27日世界时21时24分27秒(北京时间5月28日5时24分27秒),用于监测伽玛暴的雨燕卫星被仙女星系M31中的一次意外事件触发。网络上随即出现了相关的报道,称其有可能是有史以来发生的距离最近的伽玛暴。抛开噱头不论,这次触发事件的事件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虽然现在为它的性质下定论还为时尚早,不过已经可以从现有信息中梳理出一些脉络了。

雨燕卫星眼中的M31。(图片提供:NASA/Swift/Stefan Immler and Erin Grand)

首先必须要提到的是伽玛暴坐标网(GCN)提供的雨燕卫星观测通报(有兴趣者可以点击这里这里还有这里),这也是最可靠的一手信息源。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这些通报都没有将此次触发冠以伽玛暴之名,而只是以“雨燕爆发预警望远镜(BAT)的第600114号触发”称呼之;标题也只是“明亮的X射线源”。换句话说,雨燕的官方小组并没有将这一事件定性为伽玛暴。

为什么呢?其实GCN通报中已经写得非常清楚了,“We caution that this is a faint BAT transient and the significance is lower than typical for GRBs”,也就是说这个事件亮度相对很弱,其探测的置信度也要比通常的伽玛暴明显为低。让我们用数据说话。通常高能观测探测的对象是单个光子,显然光子流量越高,这个源就越明亮。此次触发事件的峰值光子流量只有每秒每平方厘米0.6个光子(误差正负0.2)。作为对比,很多宇宙学距离上(最近的一个伽玛暴发生在上亿光年外)的正牌伽玛暴光子流量都要比这个数字大很多。随手从GCN中摘录两个新近的例子,GRB 140518A的峰值流量是每秒每平方厘米1个光子;红移2.4的GRB 140509A峰值流量是每秒每平方厘米1.6个光子。换句话说,M31的距离比通常的伽玛暴近得多,但光子流量却更低。换算成光度,这次事件只是每秒2-6×1041尔格,远比正牌伽玛暴为低。有报道称它处于伽玛暴的光度下限,不过考虑较暗的GRB 031203光度也还有每秒3.5×1048尔格,比它高出了7个数量级(亮暴如GRB 130427A之流,光度高达每秒3×1053尔格),这“下限”未免也下得太牵强。

这次事件持续的时间大约是55.2秒,光变曲线大致包括陡峭的上升(约10秒)以及随后缓慢的下降,听起来倒是让人不禁联想到典型伽玛暴的行为;不过实际的光变曲线形态却颇有些诡异,光子流量在本底之上有涨有落,与地震波颇为类似。它的时间积分光谱可以用单一的幂律来拟合,谱指数-2.35,比典型的伽玛暴要软一些。当然,需要注意的是,雨燕卫星探测能段较低,上限只有150 keV,所以它的光谱是否为单一幂律到底,还有待商榷。

此次触发事件的光变曲线。(图片提供:GCN)

作为对比,“正常”的伽玛暴光变曲线虽然各个不同,但是印象里真还没有遭遇过流量落到本底之下很低的情况。要知道,正统伽玛暴的光变曲线其实是拥有一定共性的,如累积光子流量通常随着时间的推移以简单的幂律形式增长,这样的规律也不太允许这次这种形态的光变曲线存在。以下是一个伽玛暴的例子(图片提供:GCN):

事件发生的位置也很有意思。按照持续时间,此次事件若为伽玛暴,那显然是长暴。不过一般情况下长暴起源于大质量恒星死亡时的坍缩,所以自然与星系中的产星区成协。但是这一事件是发生在M31外围的,与年轻恒星聚集的星系旋臂距离较远:

雨燕卫星紫外/光学望远镜拍摄的事件天区图,圆圈表示事件所在的误差框。(图片提供:GCN)

更进一步,对雨燕卫星紫外/光学望远镜存档数据分析,这一区域附近存在一个属于M31的球状星团B045-G108(又名FMZ2005-7),它的位置略略偏离触发点,彼此间距大约是4.5角秒。考虑此次雨燕卫星的BAT对此事件的定位精度只有3角分,X射线望远镜虽然定位精度号称2.9角秒,但由于早期数据不足,具体位置还有待后续分析的改进,而且卫星触发后光学后续观测表明其u波段星等也与M31中典型的球状星团相符,事件发生在星团之内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当然,现在由于事件刚刚结束,后续观测还在进行中,下定论还为时尚早。如果能全面比较触发前后星团的影像,应该就可以判断出它在近年内是否发生过亮度的变化了。

球状星团B045-G108的多波段图像,上排左起:u、g、r;下排左起:i、z、K。(图片提供: Mark Peacock)

如果事件确实发生在这个星团之内,那么它就更不可能是伽玛暴了。球状星团年龄都很古老,成员星基本是低质量恒星。而考虑事件持续的时标较长,如果它是伽玛暴,那也应该是起源于大质量恒星坍缩的长暴,这样的现象是不会发生在古老的球状星团中的。不过若是吹毛求疵的话,球状星团内确实可能发生双致密星并合起源的伽玛暴,虽说这类爆发时标一般短于2秒,但也存在GRB 060614这样的疑似例外。那么此次事件有没有有可能属于这种情况?看起来应该是不大可能的。首先当然是过低的流量,其次是起源于双致密星并合的伽玛暴一般能谱较典型长暴偏硬,而这次的谱指数甚至还软于长暴。

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根据其快速光变来看,这应该是一场恒星级的事件。它的亮度虽然比普通伽玛暴低得多,但也达到了恒星级黑洞爱丁顿光度的数千倍(假设辐射源是各向同性的)。这样看来,可能性有若干种,包括超亮X射线源以及被相对论性集束效应增亮的其他现象(如低质量X射线双星)等等。对爆发的X射线数据后续分析干脆表明,这个辐射源可能根本就不是什么爆发现象,更可能是无意间将雨燕卫星触发的一个持续源3XMM J004143.0+413420(一般认为它正是前述星团中的某个或某几个低质量X射线双星),而早先公布的流量数据可能受到了M31内其他辐射源的干扰,并不准确。扣除可能的干扰之后,这个辐射源流量与先前对此天区的观测一致,光子流量计数也下降了一个数量级。同时光学观测也表明,这里并没有什么超出星团本身的辐射成分。

由此就有必要谈一下雨燕(也包括其他所有伽玛暴监测设备)的触发策略了,为什么会让不是伽玛暴甚至可能连爆发都不是的现象混水摸鱼?这样的设备一般是进行大视场巡天观测。简单来说,触发仪器都有预设的阈值,只要巡天期间发现视场内某点流量置信度超过阈值,就可以算作是一次触发,随即开展后续观测流程,包括卫星本体转向对准触发点,X射线和紫外/光学望远镜转向目标,同时将初步估计的坐标经由GCN传向空间和地面的其他设备供后续观测用。至于触发信号来自于什么现象,有些时候必须要分析数据并进行其他波段的后续观测才能确定。其实每年雨燕都会被一些非伽玛暴触发,这里有的是已知的X射线/伽玛射线源,有的是软伽玛射线复现源一类的其他爆发现象,不过全面的数据处理完全可以将它们区分开来。

至于这一事件的真实身份,还有待进一步的后续观测来澄清。毕竟爆发还只是不到一天之前发生的事情,想确定它的性质和演化,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注:本文为约稿,发表于中国天文科普网,请勿转载。

No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Sorry,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

首页 | 天文 | 科学 | 摄影 | 模型 | CV | 版权声明 | 联系站长
京ICP备05002854号-2 Powered by WordPress Version 2.0.6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s

porno iz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