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 Zhang's Homepage
..The universe is unfolding as it should..

2014-6-2

M31伽玛暴闹剧事件评述:科学家误报?媒体无知,误炒而已

归档于: 本站杂记, 站内随笔 @ 2:50 pm

随着雨燕卫星小组将M31中的触发事件定性为已知的持续辐射源,“M31发生伽玛暴”的媒体闹剧算是告一段落。各大媒体以及某些科普写手将事件判断为“数据不足导致科学家误报”,“科学家激动过度,以至于造成了这个宇宙级别的大乌龙”,“美丽的错误”等等,甚至果壳网的拇姬等人还认为这是科普良机,可以让公众了解科研的曲折,科学家也会犯错云云。作为伽玛暴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本人对这种歪曲事实、推卸责任的论调极为怨念,不得不撰写本文澄清之。

首先必须要挑明,这次相关研究者有没有将此事件误报为伽玛暴?答案很简单也很确切,没有,从头到尾都没有。相反,雨燕小组发布的GCN通报在第一时间就已经说明过,此次事件只是一个X射线源,只是星载BAT望远镜的某次触发,而且触发的置信度远低于正常的伽玛暴,还提供了该辐射源的几种可能解释,如超亮X射线源一类,但这些解释并不包括伽玛暴。对伽玛暴稍有概念的学者(如自己所在小组的导师和同学)都可以根据GCN通报立即判断出,该事件流量极低,且能谱很软,光变曲线形态诡异,应该不会是伽玛暴,所以看到此消息后,并未像外行民众(包括一些虽然身处天文界但并不研究伽玛暴这种特定现象的学者)那般兴奋。要知道GCN的通报并不代表一定是伽玛暴,只要流量足够强,任何现象都可以触发现今的伽玛暴监测卫星,每年这样的杂七杂八触发也数不胜数了。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官方通报也一定不会将某次触发冠以GRB的前缀的,此次亦然。

什么是伽玛暴的误报?什么是数据不足导致的误判?前GRB 110328ASwift J1644+57也许可以归为此类。这个辐射源起先被判定为伽玛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一再增亮爆发,持续时间长达数月之久甚至更长,显然不会是典型的一次性伽玛暴,所以经过深入研究,它被归为特大质量黑洞潮汐瓦解恒星的过程,先前的GRB前缀也被弃之不用。但是对于这次M31中的事件而言,一开始它的行为就与伽玛暴相差甚远,雨燕小组也很谨慎地将其称为“第600114号触发”,误判从何而来?顶多可以说一开始数据处理太匆忙,误以为它可能是瞬变源而非后来确认的持续源,但误判为伽玛暴,那是压根没有的事情。不过一个普通的瞬变源或持续源,对于媒体来说,怕是也没有那么吸引眼球了。当然,此次触发目标位于认知度超高的M31星系内,估计这也是惹来炒作的原因之一。

据说将此次事件误称为伽玛暴的第一人是加拿大McGill大学的致密星专家Robert Rutledge,他在Twitter上对此事件的评论随即掀起了媒体爆炒的热潮。但很可惜,Rutledge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中子星而非伽玛暴。甚至有理由认为,如果误称的源头是他本人无误,那么虽然他曾经参与过雨燕卫星的若干伽玛暴相关发现,除非他这次是阅读通报的时候走了神,否则完全可以说,他对伽玛暴瞬时辐射的观测特性不甚了解,比如没能意识到流量有若干数量级的差异,没有发觉光变曲线的种种不对头等等,否则真的无法理解为什么会将其视为伽玛暴。但是对于误导民众/媒体这一点来说,专业天文学家的头衔也确实是会造成更坏的影响……

更要点名批评的是果壳网发出的报道。这篇文章系由io9的报道编译而来。io9的原文好歹还花费了不少篇幅谈论了雨燕小组提到的超亮X射线源这一可能性,又一并介绍了超亮X射线源的定义和特性,但果壳网的编辑将这些内容统统略去,只谈伽玛暴,对读者无疑是一种误导。而且无论io9还是果壳网,虽然提供了GCN通报的链接,但是严重怀疑作者和译者自己都没有细读过相关内容,否则也不会出现下面要谈到的一个失误。

这次触发事件发生在球状星团B045-G108(又名FMZ2005-7)附近,不过上述两篇报道的作/译者似乎认为这个星团与M31没有关系(看上去文中的逻辑是:触发事件离星团较远->不大会属于星团->事件更可能属于M31,原文这一段比果壳网的编译还要混乱),而且认为触发点附近的已知X射线源3XMM J004143.0+413420与该星团也没有关系。但是稍加搜索就不难发现,该星团实际上是M31的正牌成员;而由于位置重合,一般认为这个X射线源也是与星团成协的。更且GCN的通报明确说明了星团距离触发点4.5角秒(不知报道中的2角分从何而来),此次触发BAT定位精度3角分,XRT的定位精度虽然在3角秒左右,但由于初始的估计存在误差,还有改进的余地,所以触发信号来自星团以内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要阅读通报原文就不难判断出来。

还必须要批评的是这两篇报道中对如何判断该事件是否属于伽玛暴的评述。按照文中的观点,可以利用中微子/引力波信号来判断。姑且不谈那些磁场主导的伽玛暴中心能源模型,就算是中微子流量最高的物质主导内激波模型,它所预言的伽玛暴中微子信号之弱,连现有最灵敏的IceCube探测器都难以探测到(磁场主导模型的中微子流量比内激波模型至少还要低上一个数量级)。至于引力波这种至今连直接探测都没有做到的东西,能用来判断什么就很难说了。所以,扯这些东西,算是哗众取宠么?还是想一味拓展外延?那也不能如此不靠谱地拓展。何况普通的伽玛暴,单凭辐射流量、光变曲线和能谱判断足矣,哪里需要依靠什么中微子和引力波?又有哪个伽玛暴是根据这两个至今尚不靠谱的媒介判断出来的?

不过果壳网的报道一出,众多博客/微博就跟着一窝蜂地转载/改写了,众门户网站也纷纷发布了自己的报道,在此过程中难免各种添油加醋,挡都挡不住。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伽玛暴圈内的风平浪静(根本没有媒体所说的“科学家激动过度”),同学之间也是对媒体相关报道吐槽不断。结果稍晚些时候GCN公布该触发实为持续源,众媒体反而在推卸自己一味误炒伽玛暴的责任,雨燕小组只好忙不迭地发文一再解释。

好吧,雨燕小组确实犯了个小错,由于数据可能受到M31内其他辐射源的污染,流量被高估,一开始将持续源误判成了瞬变源。但瞬变源跟伽玛暴绝不能等同,而且有经验的研究者都知道,GCN的实时通报只是初步的估计,目的是及时指导后续观测,失误在所难免也并不罕见。Rutledge也确实是犯了错,但是他并非专门的伽玛暴研究者,说句不大中听的话,他在这个领域发言的分量怕是比普通人高不了太多,所以说科学家犯错也不大准确,毕竟这不是伽玛暴圈内科学家的错。但是抛开Rutledge的失误不论,媒体有没有做到让”M31发生伽玛暴“的错误传言止于己?显然没有,相反,大有越传越凶的架势。但是其实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原始GCN通报再加上基本的逻辑判断而已,何况Twitter不是正经的科学报道来源,只是某个人的随笔。作为媒体,筛选信息源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么?

还有人感慨称科学家误以为此次事件是伽玛暴,于是才将望远镜指向触发点,后续观测白忙活了云云。不过要知道大多数伽玛暴压根就不能看到对应的光学余辉,那么全世界的天文学家岂不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大错特错了?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正经的伽玛暴过后,由于余辉亮度衰减很快,不及时做后续观测的话,连作出发现的可能性都没有。再说,这本来就是个运气活,你不去观测,怎么知道能否看得到呢?要知道光学波段可以给出伽玛暴的激波演化、整体洛伦兹因子、红移、宿主星系等其他波段难以获取的重要信息,绝非可有可无,因此本着宁可错抓三千也不放过一个的原则,有条件的望远镜还是会尽量去撞个运气,转向观测一下的。而对于那些本质不好判断的触发,观测者知道它们很可能不是伽玛暴,但也会是其他有趣的瞬变现象,去观测总是好的,搞不准会发现什么新东西。这次后续的地面大型望远镜光学观测,出发点正在于此,不能事后诸葛亮地称为犯错。

果壳网的Steed称这场闹剧是好事,让更多人听说了伽玛暴这种现象。但我本人要表明的观点是:大众宁可不知道,也强于被误导。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否了解伽玛暴真的无关紧要,但是错误的知识一旦植入,想更正就难了。这个事件也许可以用原初引力波信号的发现来类比:当时国内不少门户网站在报道中大谈迈克尔孙干涉仪式引力波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作为背景补充,原理介绍得正确与否不论,但这个发现对象只是宇宙背景辐射中的偏振信号,由暴涨导致的原初引力波塑造,跟LIGO或VIRGO等用来直接捕获引力波信号的干涉仪毫无关系。也许可以说这样的报道让读者知道了干涉仪探测器这种东西,但是没有专业背景的民众却从此会不幸地将干涉仪与BICEP2望远镜或原初引力波联系到了一起,这就是误导了。

同时,这次媒体误炒之后将判定触发为伽玛暴的错误推卸给了科学界,也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科学家是会犯错,科学本身也是从无数错误中成长起来的,但责任要拎清。在伽玛暴领域,正式论文发表之前,最有分量的当属GCN发表的各观测小组官方通报,除此以外顶多算是个人观点,不足为凭,若要做相关报道,也应以一手GCN通报为准,添加个人观点也须注明。而GCN的通报又可以分出三六九等,比如越早的通报因为要抢时间发布,出现的差池可能性就越大,参考也应以参考后期的refined analysis为佳。甚至在本人看来,早期通报最大的用处就是及时指导后续观测者大致指向哪个天区,至于其他参数的估计,毕竟时间有限数据处理很匆忙,结论只是初步的,都不能太当真。虽然数据处理中号称有多少个σ的置信度,但其实往往也不能等同于结果的可靠程度。而伽玛暴领域中这种由于赶时间而导致的差池,也算不上曲折或者弯路,只是不得已的常规流程而已。退一步讲,要知道GCN的全名也只是伽玛暴坐标网,而非流量网光谱网或者什么其他观测特性网。各路媒体人将该网站通报中提供的其他参数太当回事,那可不是科学家的责任。(雨燕卫星的数据处理方法本人不是很清楚,就用费米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举例好了。用Fermi Science Tools在普通计算机上处理GBM的触发数据,整个流程如果顺利的话都需要1分钟左右,前提是触发事件较亮,且初始参数的选取与实际偏差不大。考虑GCN通报大抵必须要在触发后几分钟内上网否则就无法有效指导后续观测,实际上这根本没有给仔细的数据处理留出多少时间。若触发事件像这次这样置信度不高,很可能在参数拟合期间需要反复调整多次,为了赶时间,出现若干数量级的差错也不是不能理解。雨燕的情况想必也是大差不差的。)这些话,既希望得到媒体的注意,至少对于科学报道,能多多吸取教训减少不靠谱的炒作,也算是给自己提个醒,今后撰写介绍文章的时候更加留心。

关于科研中真正的曲折和错误,clearskies介绍了一次很有水准的恒星物理乌龙,其实水准相当的乌龙在伽玛暴领域也出现过,这就是当年银河卫星的能谱回旋吸收线事件,让大批人马误以为伽玛暴应该是起源于河内脉冲星而非宇宙学距离的,把这样一个新生的研究领域搅局搅得不轻。真要向公众介绍曲折历程,这些真正的弯路不妨多讲。至于所谓的M31伽玛暴事件,至少在国内,纯属果壳网以及其他更不靠谱的科普媒体因为疏忽大意或水平有限,一手操办的宇宙级闹剧,虽然可能是无心操办。还望各大科普媒体能将此闹剧视为自我提升学习的动力,而不是轻松推卸责任了事,也有请今后不要再闹出这种让专业人士哭笑不得的笑话了。(还需要说明的是,《天空与望远镜》杂志官网这样的正统天文科普网站,还有NASA的官网,对M31触发一事压根是提都没有提一句。)

当然,这种提升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国内科普报道者专业知识和背景欠缺是积压已久的难题了。既然号称由国家天文台主办、知名学者担任顾问的《中国国家天文》杂志都可以堂而皇之地邀请占星师举办占星术讲座还美其名曰星座文化中立客观,M31的媒体炒作闹剧也算不上什么了。只是M31的闹剧与本人所从事的专业过于靠近,怨念尤其重,甚至连专门撰文评论《中国国家天文》讲座的心情都没有了。

不过既然提到了这个讲座,那干脆顺便在此评论之。本人的观点很明确,作为科普媒体,介绍占星可以,但要有立场。科学不比文化或艺术,是有对错之分的,中立本身就说明了倾向。国外之前有针对占星的双盲实验,占星师不面见顾客,只凭借文字资料判断,结果与随机猜测无异;国内外的诸多著名科普作家也对此问题多有涉及。如果说出于批判的目的,让大家了解一下占星是怎样一回事,那么为什么不援引这些事例,反而要强调中立,而且还是由占星师主讲?如果是支持占星支持所谓多元化的……好吧彻底无语,只能说,难道这杂志的上属机构不来管一管么,否则,这是今后天文台要成立占星研究团组的预告?

既然《中国国家天文》杂志举办的这个讲座让本人也有了智商被歧视的感觉,于是干脆学习clearskies发出声明,本人反对打着科普旗号洗白占星的任何活动,不论有意无意。也许该杂志举报讲座的初衷并不是宣传占星有理,但由于方法选择非常不当,不良影响已经造成。因此除非该杂志社道歉并消除影响,否则本人也会从此排斥《中国国家天文》杂志组织或主办的任何活动,不订阅该杂志,不接受该杂志约稿,同时会利用一切机会向国家天文台相关人员表达对此次讲座的不满。

当然,本声明不代表本人歧视笃信占星者,但是让占星师以中立之名走上科学的讲台,着实是科普史上的荒唐行径,何况还是由拥有官方背景的杂志社牵头。既然不少占星的支持者也承认占星术不是现代科学,还美其名曰无法用现代科学解释,那么有请将占星和科学的界限划清。同时作为天文学的研究者,本人会借助自己的专业背景,用占星术笃信者眼中傲慢狭隘且科学主义的态度去批判之。

No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Sorry,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

首页 | 天文 | 科学 | 摄影 | 模型 | CV | 版权声明 | 联系站长
京ICP备05002854号-2 Powered by WordPress Version 2.0.6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s

porno iz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