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杭州
且不说那几成“花港观人”的花港观鱼,也不论那断桥上拥挤的人群(BTW,到现在我也没明白,怎么看起来不起眼的一座桥上面能有那么多人呢,难不成全都是冲着残雪去的?可是这季节哪里有雪嘛),单讲那自以为还算偏僻的西泠印社,那个小院子居然也招引了不少游人上门。好在如果肯多走几步路,避开旅行团的常规路线,哪怕在名景附近,沿途也还逍遥。于我,如此也可以毫无顾忌地支起三脚架慢慢比划了。
于是就有了一周神仙般的日子。每天骑着车背着相机扛着三脚架在杭城游荡,一路上不论名景野景,一律停车游玩拍照,直玩到肩酸背痛日落N久方才归去,没有导游催命,爽透了。
如此便可以自日暮起骑车绕湖扫拍夜景,可以拼命爬上北高峰只为一睹西湖全貌,可以找家茶馆泡上大半个下午,可以和同好一道逛遍浙江博物馆的每间展厅狂拍展品,也可以背着打开两节的三脚架从断桥上骑车冲下划开人群。每到一处,总有人在我身后指指点点曰:“看,专业的!”(据说我的回头率还挺高),弄得我得意且尴尬。
得意不须多说,这尴尬缘起有二:一是此番我在杭州犯了两次“大傻”,实在配不上“专业”之称;二是我亲眼目睹N多更专业(至少从扛的家伙来看)的DX。先论犯傻:其一,某日换了胶卷,却忘记了重新调整ISO,结果前半卷是把200度当100度的测了光,所幸所拍内容为夜景,基本是手动B门曝光,影响不大;其二,某日偷懒,欲将快门定为A,结果却调了个一档之差,1/4000秒,当时把胶卷卸下来之后真想哭啊~~~~此事尚不知该如何收场,也不知道如迫冲的话能否奏效。再论诸DX,这7天我算开了眼,CNMP先不说了,哪家的顶级专业机都见了好几台;连以前从未见过有人用的徕卡、林好夫也瞧到了;最受刺激的是一DX告诉我,他的三脚架不贵,不算云台2400,我当场晕倒!
当然,被人称作“专业”的代价也是不小的。别的不说,扛上20多斤的家伙爬山就不是好受的事。爬山时每每想:幸亏我的架子是190,不是055,否则非累死在这里不可……爬到最后往往就沦落到拿三脚架当拐杖拄的地步了。不过山顶上有风景,有知名的不知名的花花草草,还能避开蚂蚁般的人群,倒也是拍片的好去处,所以我还乐此不疲。
山上可以俯瞰西湖,我以为宝石山栖霞岭一带最妙,还有山上的树林充当前景。至于北高峰,还是远了些,看不真切,但绝对是看杭州全貌的上选。不过听杭州人说,还有一座山更适合观湖,只是我记不得名字了。一路所见最搞笑的是,在飞来峰的一条僻静小路上,居然还有油漆的办假证广告,真FT啊……
爬北高峰的半路上有韬光。韬光观海也算是古钱塘名景了,不过如今残存的望湖亭、观海亭,既望不见湖也观不到钱塘江,只见四周的林海,外加已经被香烛熏黑了的墙柱。亭里挂满了感谢大仙的锦旗,让我有不知身在何世之感。今年春我两临飞来峰,不曾进灵隐寺,却都爬了韬光。第一次是用反转片草草拍了几张,这次用的是黑白,估计用黑白底片拍的片子上,韬光残址会更显破败了吧。
估计众影友也是喜欢往偏僻处走。爬北高峰的那次,方才下山就见一人挎着大包扛着架子(似乎和我的那支是一个型号)正欲往上冲。又一次,在西泠印社一侧门,附近几无游人,亦见一影友从容比划中。不过诸名景的景点石碑绝对不是拍片的好地方,周围留影的游客络绎不绝,哪里容人慢慢取景构图拍照。更何况,西湖周边某些景点的最佳观赏处根本不在石碑附近,如双峰插云,在碑亭旁根本不见峰影!
论及夜景,依我的所见,还是保俶塔一带为佳。整座宝石山高高低低地被黄的绿的灯光照透,塔更是亮如水晶。这片山景绵延了很长,如果有宽幅相机,绝对能大显身手。前面所说的那位用林好夫宽幅机的DX即是我在此处所见。我是只能用N张135底片分别拍好再接片了。另外如果能在太阳刚落山但天还没全黑的时候拍夜景效果更好,此时天空尚蓝,用反转片的话色彩完全可以用“绝佳”形容。不过至于他处,个人感觉较南京夫子庙、上海城隍庙都不如,因灯光只勾出屋顶,檐下的部分却是被忽略了。当然,象平湖秋月、断桥这样的名景是例外的。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Sam Abell那张庭园照片的影响,我还拍了不少从窗户看庭院的片。林社、花港、小瀛洲,窗有木窗竹窗砖石窗,窗外有成荫绿林鱼池荷塘百竿修竹,各有各的味道。我只想说好玩,不过这风景已不是一个“好玩”能形容得了的了。
说来杭州还有不少意外的东西。如湖心亭,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虫二”碑,倒是小岛一角的自动气象站,据说这还是全国最早的一座。这东西我在南京见过两座,一在北极阁,二在学校后山的省气象台雷达站,一律是VAISALA的MILOS 520。湖心亭的这座还是天津所造,有风向标、湿度计,但没见旁边有雨量计。再如某日夜游杨公堤时,发现一座不知名的小桥,四周的水面平整如镜,桥则是被灯光照得通体透亮,比断桥漂亮N倍。另有花港一株盘成结的树正被花窗框住,魏庐里又肥又大的红鲤鱼要比养在花港红鱼池里的可爱许多,曲院风荷内比荷花还漂亮的月季和鸢尾丛,杨公堤沿线泊成花瓣状的小船……
有说法是晴湖不如雨湖,但我认为于影还是晴湖为妙。尤其是夕阳西下之时,四周一片金黄暖调,湖面水光粼粼,不时有小舟游于其上,简直就是仙境。此景尤以柳浪闻莺附近所见为佳,这全是沾了方位的光。至于雨湖,给我的印象是“Provia的雪景”,大面积的黑白灰。估计此时无论什么底片拍出的风景都是那种稍微带些色彩的灰,只是去杭州前看了些用Provia拍的雪山风光,记忆尚新就是了。也正因为这些照片,我没敢在雨天用Provia拍片(这也是因为还有不少青瓦白墙的小楼)。
这几天杭州的天气也实在古怪,说晴就晴说雨就雨。5日下午本来天已放晴,不料五点多钟的时候暴雨突然倾盆而至,把我浇个正着,算是我最倒霉的一次。不知杭城是天天如此,还是倒霉的天气全叫我赶上了?
胶卷是够用的,也幸亏带得还够。湖边的小店居然能把一卷柯达400度卖到30多块,价钱直逼专业反转;就算一卷100度负片也可以卖到20多;而一卷EB居然要价65,真黑啊!早知如此,我从南京带他个几十卷到湖边卖,我就发了嘿!就算把Velvia什么的卖到65一卷也还大有赚头啊!呵呵,我说胡话了……
算了,胡写了不少,先收笔吧。依我之见,杭州这个地方值得住上两个月慢慢玩细细拍。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来一次?
5月12日补记:反转片昨天都冲出来了,总体还可以,但夜景不大理想,曝光似乎都欠了些,不知是因为原先用惯了负片对夜景所需的曝光量不是太清楚,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另外EB在日光灯下拍的片子绿得一塌糊涂,看了很难受。中午迫不及待地取了片,结果下午3节数学课我坐在第一排还是没能忍住,在下面疯狂裁片装框折腾了半天(在此向老师说声对不起),老师讲的东西似听未听,课是荒废过去了,自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