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 Zhang's Homepage
..The universe is unfolding as it should..

2005-7-25

BOINC之SETI@Home攻略

归档于: 天文空间科学, 天文软件 @ 6:55 pm

BOINC全称Berkeley Open Infrastructure for Network Computing,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发的分布式运算客户端平台,可支持SETI@Home、Einstein@Home、LHC@home、Predictor@home等大型运算项目在同一台计算机上运行,这些项目涉及物理、天文、生物等各方面。据SETI@Home的主页介绍,他们今后将以BONIC为基础,而不再开发单独的计算软件。

logo

新版SETI@Home的标志。

把软件主体下载后安装,没什么好多讲的。下载地址是http://boinc.berkeley.edu/download.php,各取所需吧。如果想参与SETI@Home(其他项目类似),需在安装运行BONIC后选择Project->Attach to new project。需要填写的信息一是地址,也就是新版SETI@Home的主页http://setiathome.berkeley.edu。Account Key一项则是SETI@Home提供给参与者的密码。

如果原先在SETI@Home注册过,进入这里填写相关信息激活原帐号即可。如果原来没有参与过SETI@Home,就要去创建新的用户信息,Account Key会通过电子邮件告知注册人。把Account Key和相关地址填入BONIC弹出的对话框,点击OK就可以了,BONIC会自动下载相关程序和数据包,并进行计算。计算完毕,BOINC会自动上载数据,如果没有成功,则自动重试。一切步骤基本不要用户过问。

我自2003年开始运行SETI@Home,期间客户端从3.07升级到3.08,后来又改用了BOINC。比较而言,BOINC的速度远比原先快了不少。自己的计算机CPU为主频1.4MHz的Pentium M,运行SETI@Home 3.08,每包数据一般要3.5-5小时不等;最近用BOINC,则是每包只消3小时。据我的观察,使用老软件时,第一小时只能分析整包的约25%,一般分析到40%左右速度会明显变慢,这时软件在大量进行Seaching for Gaussians直到60%-70%;换了BONIC,在第一小时完成的运算量猛增到40%多,似乎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的速度提高了不少,不过在Seaching for Gaussians时耽误的时间更多了,前后可以持续几分钟,而分析比例毫无进展,所以在使用BONIC时,在每个数据包的中段分析速度奇慢无比,甚至可能一小时仅有个位数的进展,之后则是突飞猛进,颇不明白个中缘由。

SETI@Home在BOINC下的图形界面很有立体感,框架浑圆剔透,背景星光灿烂,似乎是在太空中穿行。不过我个人不太喜欢这个样子,总感觉象是游戏界面,还是老SETI@Home中规中矩的样子好一些。

interface

SETI@Home的图形界面。

在数据上传时,有一点需要注意:千万不要在Transfer中选择Abort,否则计算好的数据就不能再上传了(至少我没找到上传的方法),这就等于是做了无用功。类似地,在Work中点击了Abort result,正在计算中的数据包也会被删除。如果想中止计算或传输,分别在Work和Transfer中选择Suspend就可以了。

在SETI@Home注册后,从主页登陆,即可进入用户页面,可以创建个人档案、加入或退出某用户群组。有一个小问题我总感觉有点吓人:数据一旦上传完毕,就可以从SETI@Home的网站上查到自己所用计算机的详细信息,包括CPU、内存、硬盘等等参数,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版本能详细到Service Pack *。虽然这些东西也没有什么值得隐私的,毕竟只是基本配置,可是……呵呵,感觉怪怪的。

老版本的总运行机时和总运算时间两个参数被BOINC下的Credit代替。Credit积攒到一定数值,是可以在网站上获得相应证书的。

No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Sorry,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

首页 | 天文 | 科学 | 摄影 | 模型 | CV | 版权声明 | 联系站长
京ICP备05002854号-2 Powered by WordPress Version 2.0.6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s

porno iz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