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后台

(图片转自南京大学小百合StArGazEr的blog)

坐落在智利荒漠中的欧洲南方天文台是南半球天文学研究的重镇,其由四架8.2米口径望远镜组成的甚大望远镜阵列更是举世无双。下面这些照片深入到欧南的后台,展示了该台望远镜 建造过程、计算机软硬件配备等鲜为人知的一面,也反映了目前世界级天文台的装备发展水平。

望远镜建造及运输:

VLT镜片的浇铸、冷却

镜片研磨过程掠影

自适应光学组件

VLT系统性能模型

VLT镜片的运输,由于沙漠路况较差,前方要由筑路机引路

 

硬盘阵列:

为海量数据准备的可插拔SCSI硬盘阵

 

望远镜跟踪控制系统:

上面这个东西外表感觉和学校天文台的控制系统类似,呵呵

望远镜姿态控制软件

 

观测结果分析:

图象处理

研究人员在分析VLT开光时拍摄的照片

VLT进行光学干涉观测时获取的光干涉条纹

 

后记:一年前在学校的BBS上看到这些照片的时候,我着实受了一次刺激:不仅因为天文台设备的先进,更因为自己的孤陋寡闻。看着师兄师姐们在那里讨论“以欧南台的VLT为例,我们可以看到熟悉的……”,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应付,因为他们提及的每一种东西, 当时我听都没有听说过。

Solaris、Red Hat Linux、SCSI硬盘阵列、saoimage……面对这些陌生的名词,我突然 意识到这是一次危机。而我已经使用6年的Windows家族操作系统在此处不复出现,我清楚这对于我将来意味着什么:学习专业天文,对计算机的要求远远超过了我以前的想象,而要我从零学起的东西太多……

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后台设备是当代一流天文台发展的一个缩影:全自动化控制的设备、精密的仪器,还有海量的数据。欧南台的望远镜固然宏大,它们所拍摄的天体照片固然壮观而精细,但我以为,这些后台设备更为重要,正是这些设备让壮观的影象变成了现实。而在这些设备的后面,是欧洲各国数千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的集体智慧。